您的位置: 首页 » 法律资料网 » 法律法规 »

国家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和产业园认定管理办法(试行)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7-01 07:25:50  浏览:9056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国家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和产业园认定管理办法(试行)

信息产业部


关于印发《国家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和产业园
认定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


为规范国家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和产业园的申报、认定、考核及相关管理工作,根据《关于建设国家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和产业园的意见》(信部规[2003]219号)(以下简称《意见》)的精神,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我部研究制定了《国家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和产业园认定管理办法(试行)》,现印发你们,请遵照执行。
各地应严格按照本办法的有关规定,组织好本地区的相关申报工作。原则上,每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首批申报一个国家电子信息产业基地,申报产业园数量不限。
同时,各地要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积极做好相关配套政策措施的落实工作,统筹规划、合理配置资源,为产业基地和产业园的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
二○○三年十一月二十六日


附件:《国家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和产业园认定管理办法(试行)》


--------------------------------------------------------------------------------

国家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和产业园认定管理办法(试行)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规范国家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和产业园的申报、认定、审批、考核及相关管理工作,根据《关于建设国家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和产业园的意见》(信部规[2003]219号),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国家电子信息产业基地(以下简称产业基地)是指电子信息产业规模大、科研开发能力强、骨干企业相对集中、产业链和配套服务体系完善的地区;国家电子信息产业园(以下简称产业园)是指电子信息产业中的某一专业领域处于全国领先地位的产业聚集区。
第三条 产业基地和产业园的认定管理应当遵循公平、公正、公开和统筹规划、合理配置资源的原则,依照透明、规范的程序进行。

第二章 管理机构及其职责

第四条 管理机构。信息产业部成立国家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和产业园认定委员会(以下简称部认定委员会)。
第五条 职责。部认定委员会负责对产业基地和产业园的认定、审批、考核及相关管理工作。
各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电子信息产业主管部门负责组织本地区产业基地和产业园的申报工作,并配合信息产业部对经认定的产业基地和产业园进行指导和管理。
第三章 认定条件

第六条 产业基地的认定条件如下:
(一)电子信息产业工业增加值占全行业的比重在5%以上,年销售额超过500亿元。
(二)有若干个电子骨干企业,产业链相对完善。其中,销售额大于50亿元(含50亿元)的综合类(以整机产品为主)企业不少于2家;销售额大于10亿元(含10亿元)的元器件企业不少于3家;销售额大于2亿元(含2亿元)的集成电路设计及软件企业不少于2家。
(三)信息化水平较高,人才优势明显,产品技术先进,科研开发和技术创新能力强;拥有不少于3家国家级研发中心、工程中心或技术中心;设有产品设计研发中心的外商投资企业(投资额超过1000万美元)不少于2家。
(四)有比较完善的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体系。
(五)有完善的电子信息产业发展三年滚动规划和统计指标体系。
(六)产业基地所在地政府每年从财政预算中为当地电子信息产业主管部门安排一定规模(不低于5000万元人民币/年)的专项资金用于产业基地发展。
第七条 产业园的认定条件如下:
(一)电子信息产业规模达到如下条件之一:电子整机产业园年销售额在150亿元以上;电子元件产业园(含仪器、设备和材料)年销售额在20亿元以上;电子器件产业园年销售额在50亿元以上;集成电路产业园年销售额在20亿元以上;电子信息产品出口产业园的年出口额在40亿美元以上。
(二)主要产品的技术、规模均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并建有国家级研发机构、工程中心或技术中心(出口产业园除外)。
(三)已纳入当地电子信息产业主管部门的行业管理,有完善的电子信息产业发展三年滚动规划和统计指标体系,建立了相应的协调发展机制。
第四章 认定程序

第八条 申报程序
产业基地和产业园由各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电子信息产业主管部门根据认定条件向信息产业部申报。
第九条 申报材料
(一)产业基地的申报材料包括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电子信息产业主管部门的上报文件、《国家电子信息产业基地申报表》及其有关附件。附件主要包括:
1. 申报方电子信息产业基本情况;
2. 申报方电子信息产业三年滚动规划;
3. 达标骨干企业近三年的财务报表;
4. 国家级研发中心、工程中心和技术中心批复的复印件,外商投资企业产品研发中心的有关说明材料;
5. 申报方所在地政府财政主管部门出具的专项资金落实情况的有关文件。
(二)产业园的申报材料包括省、自治区、直辖市电子信息产业主管部门的上报文件、《国家电子信息产业园申报表》及其相关附件。附件主要包括:
1. 申报方电子信息产业基本情况;
2. 申报方电子信息产业三年滚动规划;
3. 达标骨干企业近三年的财务报表;
4. 主要产品的技术、规模处于国内领先水平的说明及相关证明材料;
5. 国家级研发中心、工程中心和技术中心批复的复印件;
6. 电子出口产业园申报单位应提供当地外经贸主管部门和海关部门出具的上一年度出口情况证明。
(三)申报材料中的有关数据以行业统计为准,出口数据以海关统计数据为准。
(四)上述申报材料要求提供原件五份、复印件五份及电子版。(《国家电子信息产业基地申报表》和《国家电子信息产业园申报表》另发,并可在www.mii.gov.cn及www.ceic.gov.cn网站下载)。
第十条 审核。部认定委员会委托支撑机构对申报材料进行核实,组织有关专家根据认定条件对申报资料进行评估和必要的实地考察后形成评审意见,报部认定委员会审批。
第十一条 认定授牌。信息产业部对符合条件的产业基地和产业园进行批复并授牌。
第五章 管理与考核

第十二条 信息产业部对产业基地和产业园施行动态管理,每三年进行一次复核,对于不达标的产业基地和产业园予以摘牌。
第十三条 被授予产业基地和产业园的地区应于每年3月20日前将发展情况通过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电子信息产业主管部门报部。
第十四条 对已经授牌的产业基地和产业园,如发现弄虚作假予以摘牌,并暂停所在省、自治区和直辖市下一年度的申报工作。
第十五条 信息产业部将根据行业和市场的发展情况,每三年对产业基地和产业园的认定条件作相应调整。
第六章 附则

第十六条 本办法由信息产业部负责解释。
第十七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邮电企业职工个人劳动防护用品管理暂行规定

邮电部


邮电企业职工个人劳动防护用品管理暂行规定
1991年4月24日,邮电部

一、总 则
(一)为了贯彻安全生产方针,加强劳动保护管理工作,促进邮电通信发展,根据原劳动人事部、商业部(88)劳人护字10号文件精神,并结合邮电通信生产特点,制定本规定。
(二)发放劳动防护用品(以下简称防护用品),是为了保护职工在生产劳动过程中身体不受伤害的预防性辅助措施,而不是福利待遇,因此要根据安全生产的实际需要发放。
(三)防护用品的发放对象为企业的生产人员。科室直接管理生产的干部和劳动保护干部,以及工程技术人员等参加生产劳动,可根据需要发给防护用品,其使用时间适当延长。
(四)防护用品的发放标准和使用期限,要根据工程、地区、劳动条件的不同有所区别,如生产人员和非生产人员、外勤人员与内勤人员、施工人员与维护人员、平原地区与山区、高寒地区与其他地区、露天作业与室内作业等。
(五)发放防护用品体现了党和政府对职工安全与健康的关心,这项工作涉及面广又较复杂,各单位必须加强管理,应本着既要保障职工在生产中安全健康,又要尽量节约开支的精神,严格执行有关规定和发放标准。

二、防护用品分类和发放原则
(六)防寒服装及用品:对冬季在严寒地区经常从事露天作业的外勤人员和车船驾驶人员,分别发给长短棉大衣、棉工作服、棉背心;对特别寒冷地区及特殊工种人员,发给长短皮大衣、皮工作服、皮背心、皮套裤,并按实际需要对以上人员发给棉帽、棉皮鞋、棉皮靴及棉皮手套。
(七)防护服装及用品:对从事露天、高处、地下及有钩挂、刺割、绞碾危险,或接触放射性、腐蚀性及脏污物质的作业人员,分别发给工作服、背带裤、大褂、围裙、套袖或呢防酸服、防辐射服等。
(八)防护鞋(靴):对作业中足部需要防烫、刺、割、腐蚀的人员,分别发给皮鞋、高温鞋、耐油鞋、防酸鞋、登山鞋等。
(九)防护帽:对作业中头部需要防碰撞、防晒、防尘及防止发辫绞碾的人员,分别发给安全帽、防晒帽或女工帽。
(十)防护手套、口罩:对作业中手部需要防止烧烫、刺磨的人员,分别发给线手套、布手套、刷胶手套等。对需防灰尘、风沙、异味吸入口腔的人员,分别发给纱布口罩或防尘口罩。
(十一)防护眼镜:给作业中对眼部有伤害或影响视力的人员,分别配发或配备电焊眼镜或面罩、平光镜、色镜、防风镜、防微波辐射镜等。
(十二)护肘、护膝、护腿:给作业中对肘部、膝部或腿部安全有影响的人员,分别配发护肘、护膝或护腿,以避免被击伤、烧伤、刺割或蛇咬。
(十三)防水、防雨用品:对需要防雨防潮湿的外勤人员或涉水潜水作业人员,分别配发防水胶布、单双胶工作服、雨衣、防水鞋、潜水衣等。
(十四)防触电用品:对有触电危险或受静电危害的作业人员,分别发给绝缘手套、单或棉绝缘鞋(靴)、防静电服、防静电鞋等。
(十五)防坠落用品:对登高作业的人员,配备安全带、安全绳、安全帽。
(十六)防噪声用品:对在噪声较强环境中作业的人员,可以配备耳塞或耳罩。
(十七)保健人员用品:对医护人员分别发给医护帽、口罩、白色长工作服。
(十八)卫生用品:为职工作业后洗手、洗澡和洗涤防护用品,分别发给手巾、肥皂、药皂或洗衣粉等。

三、防护用品的质量标准
(十九)防护用品必须保证质量,符合安全要求,经济实用,美观大方。
(二十)单工作服及大褂一般采用棉织品或化纤面料制做,防酸服、防烟火服等特殊工种工作服,必须符合技术标准要求。
(二十一)防寒服可采用棉、人造毛或皮毛制品制做,但须根据当地寒冷情况和具体作业条件确定制做标准。
(二十二)防寒帽和防寒手套一般采用棉绒制品制做,特殊工种和高寒地区可采用皮毛制品制做。
(二十三)防雨用具一般采用防雨胶布或塑料制品制做,特殊工种的雨具根据技术要求制做。
(二十四)邮电防护服装的式样,由部根据各工程生产特点统一设计制定。
(二十五)邮电防护服装的颜色,为便于管理和社会识别,外勤作业人员的服装均定为墨绿色;内勤作业人员的服装可用其他颜色,但必须有部定的统一邮电标志。

四、发放范围和使用时间
(二十六)主要防护用品的发放范围及使用期限由邮电部制定(见附表)。各邮电管理局、总公司可结合本单位、本地区的实际情况作适当调整,超出部规定的须报部审批。其他防护用品的发放标准由各邮电管理局、总公司根据本规定的原则自定。

五、防护用品的管理
(二十七)防护用品的发放标准、发放范围、使用年限和技术标准要求,以及主要防护用品生产厂家或购置点的确定,由劳动部门负责;防护用品的购置、保管、发放,由行政或物资部门负责,其中对技术标准要求高的防护用品及工作服,应与劳动部门协商办理。
(二十八)为了确保邮电劳动防护用品的质量标准、式样统一和价格合理,部分主要防护用品,应由部组织管理局、总公司通过招标确定生产厂家。
(二十九)购置或订做防护服装,不得超过部定费用标准(另行研究制定);其他防护用品的购价不得超过当地劳保用品专营商店的价格。
(三十)各单位应在每年年底前,由行政或物资部门制订下年度所需防护用品计划,经劳动部门审核后执行。
(三十一)各基层单位要建立健全防护用品的发放领取和保管使用等管理制度,做到发领手续齐全,帐卡物三相符。要爱惜保养防护用品,杜绝损失浪费。
(三十二)对有下列情况的人员停止发放各类防护用品:
1.离休、退休、退职或在职死亡,以及调出本单位;
2.援外出国或长时间到外单位支援工作(原发防护用品使用时间顺延);
3.工伤、病事假、脱产学习超过六个月(原发防护用品使用时间顺延);
4.被开除或除名。
(三十三)各级领导应按照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规定,负责领导防护用品的管理工作,要经常教育职工正确穿戴使用防护用品。对因不按规定穿戴使用防护用品或随意拆改防护用品而发生的人身伤亡事故,均由本人负责,领导有权追究其责任。各单位不得假借防护用品的名义,发放非防护用品。
(三十四)各邮电管理局、部属各总公司应根据本规定,并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本单位防护用品管理办法和发放标准的实施细则,由劳动部门组织实施。

六、附 则
(三十五)本规定的修改解释权属邮电部。
(三十六)本规定自一九九一年五月一日起执行,各邮电管理局、总公司和部直属各单位原有的规定一律废止。
附表:邮电企业职工个人主要劳动防护用品发放标准表。
附表一:邮电企业职工个人主要劳动防护用品发放标准表
--------------------------------------------------------------------------------------------------
| 防护用品|皮|皮|皮|皮|皮|棉|棉|绒|绒|工|大|套|线|布 |棉|皮|工|工|
|使 名称 |大|夹|裤|套|帽|大|裤|裤|帽|作|褂|袖|手|手 |绒|手|作|作|
| 用 |衣|克| |裤| |衣| | | |服| | |套|套 |手|套|帽|鞋|
| 期 | | |条| |顶| |条|条|顶| |件|副| | |套| | | |
| 限 |件|件| |条| |件| | | |套| | |副|副 | |副|顶|双|
| ( | | | | |高| | | | | | | | | |副| | | |
| 月 |高| | | |寒| | | | | | | | | | | | | |
|发 放 ) |寒| | | | | | | | | | | | | | | | | |
| 范 围 | | | | | | | | | | | | | | | | | | |
|--------------------|--|--|--|--|--|--|--|--|--|--|--|--|--|----|--|--|--|--|
|长 途 线 务 员 |72| | | |72|48| | |48|24| | |2 |破换|24| | | |
|--------------------|--|--|--|--|--|--|--|--|--|--|--|--|--|----|--|--|--|--|
|市 话 线 务 员 |72| | | |72|48| | |48|24| | |2 |破换|24| | | |
|--------------------|--|--|--|--|--|--|--|--|--|--|--|--|--|----|--|--|--|--|
|工 程 线 务 员 |72| | | |72|48| | |48|24| | |1 |破换|24| | | |
|--------------------|--|--|--|--|--|--|--|--|--|--|--|--|--|----|--|--|--|--|
|天 线 线 务 员 | |72|72| |72| | | | |24| | |1 |破换| |48| | |
|--------------------|--|--|--|--|--|--|--|--|--|--|--|--|--|----|--|--|--|--|
|管 道 线 务 员 |72| | | |72|48| | |48|24| | |2 |破换|24| | | |
|--------------------|--|--|--|--|--|--|--|--|--|--|--|--|--|----|--|--|--|--|
|外勤电传机维修员 | | | | | |48| | |48|36| | |2 | |24| | | |
|--------------------|--|--|--|--|--|--|--|--|--|--|--|--|--|----|--|--|--|--|
|小交换机机维修员 | | | | | |48| | |48|36| | |2 | |24| | | |
|--------------------|--|--|--|--|--|--|--|--|--|--|--|--|--|----|--|--|--|--|
|机 务 安 装 人 员 | | | | | | | | | |36| | |2 | | | | | |
|--------------------|--|--|--|--|--|--|--|--|--|--|--|--|--|----|--|--|--|--|
|步 进 制 机 务 员 | | | | | | | | | |36| | | | | | | | |
|--------------------|--|--|--|--|--|--|--|--|--|--|--|--|--|----|--|--|--|--|
|纵 横 制 机 务 员 | | | | | | | | | | |36| | | | | | | |
|--------------------|--|--|--|--|--|--|--|--|--|--|--|--|--|----|--|--|--|--|
|程 控 制 机 务 员 | | | | | | | | | | |36| | | | | | | |
|--------------------|--|--|--|--|--|--|--|--|--|--|--|--|--|----|--|--|--|--|
|电 力 机 务 员 | | | | | | | | | |36| | | |破换| | | | |
--------------------------------------------------------------------------------------------------
--------------------------------------------------------------------------------------------------
|报 务 员 | | | | | | | | | | | |36| | | | | | |
|--------------------|--|--|--|--|--|--|--|--|--|--|--|--|--|----|--|--|--|--|
|话 务 员 | | | | | | | | | | | |36| | | | | | |
|--------------------|--|--|--|--|--|--|--|--|--|--|--|--|--|----|--|--|--|--|
|微波、载波机务员 | | | | | | | | | |36| | | | | | | | |
|--------------------|--|--|--|--|--|--|--|--|--|--|--|--|--|----|--|--|--|--|
|线路管道勘察设计人员| | | | | |60| | |48|48| | |3 | |24| | | |
|--------------------|--|--|--|--|--|--|--|--|--|--|--|--|--|----|--|--|--|--|
|邮 电 营 业 员 | | | | | | | | | | | |36| | | | | | |
|--------------------|--|--|--|--|--|--|--|--|--|--|--|--|--|----|--|--|--|--|
|自行车投递开筒送报员| | | | | |48| | |48| | | |6 | |24| | |24|
|--------------------|--|--|--|--|--|--|--|--|--|--|--|--|--|----|--|--|--|--|
|摩托车投递开筒送报员| |72|72| | |60| | | |36| | |2 | | |48| | |
|--------------------|--|--|--|--|--|--|--|--|--|--|--|--|--|----|--|--|--|--|
|步 班 乡 邮 员 |72| | | |72|48| | |48| | | |6 | |24| | |12|
|--------------------|--|--|--|--|--|--|--|--|--|--|--|--|--|----|--|--|--|--|
|业 务 员 | | | | | | | | | | | |36| | | | | | |
|--------------------|--|--|--|--|--|--|--|--|--|--|--|--|--|----|--|--|--|--|
|信 函 分 拣 员 | | | | | | | | | | |36| | | | | | | |
|--------------------|--|--|--|--|--|--|--|--|--|--|--|--|--|----|--|--|--|--|
|报刊包刷分拣、封发员| | | | | | | | | |24| | | |破换| | | | |
|--------------------|--|--|--|--|--|--|--|--|--|--|--|--|--|----|--|--|--|--|
|邮 件 接 发 员 |72| | | |72|48| | |48|24| | | |破换|24| | | |
|--------------------|--|--|--|--|--|--|--|--|--|--|--|--|--|----|--|--|--|--|
|邮 件 转 运 员 |72| | | |72|48| | |48|24| | | |破换|24| | | |
--------------------------------------------------------------------------------------------------
------------------------------------------------------------------------------------------------------
| 防护用品|工|工|皮|雨|半|高|晴|防|头 |防 |防 |绝|绝|毛|口|肥|炊|水|
|使 名称 |作|作| | |高|腰|雨|护| |酸 |酸 |缘|缘| | | |事| |
| 用 |棉|皮|靴|衣|腰|雨|帽|眼|盔 |服 |鞋 |鞋|棉|巾|罩|皂|服|壶|
| 期 |鞋|鞋| | |雨|鞋| |镜| | | | |鞋| | | | | |
| 限 | | |双|套|鞋| |顶| |个 |套 |双 |双| |条|个|条|套|只|
| (? |双|双| | | |双| |只| | | | |双| | | | | |
| 月 | | | | |双|双| | | | | | | | | | | | |
|发 放 ) | | | | | | | | | | | | | | | | | | |
| 范 围 | | | | | | | | | | | | | | | | | | |
|--------------------|--|--|--|--|--|--|--|--|----|----|----|--|--|--|--|--|--|--|
|长 途 线 务 员 | | | |60|60| | |60| | | |18|24|6 |3 |1 | |60|
|--------------------|--|--|--|--|--|--|--|--|----|----|----|--|--|--|--|--|--|--|
|市 话 线 务 员 | | | |60|60| | |60| | | |18|24|6 |3 |1 | |60|
|--------------------|--|--|--|--|--|--|--|--|----|----|----|--|--|--|--|--|--|--|
|工 程 线 务 员 | | | |60|60| | |60| | | |18|24|6 |3 |1 | |60|
|--------------------|--|--|--|--|--|--|--|--|----|----|----|--|--|--|--|--|--|--|
|天 线 线 务 员 | |36|60|60|60| | |60| | | | | |6 |3 |1 | |60|
|--------------------|--|--|--|--|--|--|--|--|----|----|----|--|--|--|--|--|--|--|
|管 道 线 务 员 | | | |60|60| | |60| | | |18|24|6 |3 |1 | |60|
|--------------------|--|--|--|--|--|--|--|--|----|----|----|--|--|--|--|--|--|--|
|外勤电传机维修员 | | | |60|60| |36|60| | | | | |6 | |1 | | |
|--------------------|--|--|--|--|--|--|--|--|----|----|----|--|--|--|--|--|--|--|
|小交换机机务员 | | | |60|60| |36|60| | | | | |6 | |2 | | |
|--------------------|--|--|--|--|--|--|--|--|----|----|----|--|--|--|--|--|--|--|
|机 务 安 装 人 员 | | | |60|60| |36| | | | | | |6 | |1 | | |
|--------------------|--|--|--|--|--|--|--|--|----|----|----|--|--|--|--|--|--|--|
|步 进 制 机 务 员 | | | | | | | | | | | | | |12| |2 | | |
|--------------------|--|--|--|--|--|--|--|--|----|----|----|--|--|--|--|--|--|--|
|纵 横 制 机 务 员 | | | | | | | | | | | | | |12| |2 | | |
|--------------------|--|--|--|--|--|--|--|--|----|----|----|--|--|--|--|--|--|--|
|程 控 制 机 务 员 | | | | | | | | | | | | | |12| |2 | | |
|--------------------|--|--|--|--|--|--|--|--|----|----|----|--|--|--|--|--|--|--|
|电 力 机 务 员 | | | | | | | | | |破换|破换| | |6 | |1 | | |
|--------------------|--|--|--|--|--|--|--|--|----|----|----|--|--|--|--|--|--|--|
|报 务 员 | | | | | | | | | | | | | |12| |2 | | |
|--------------------|--|--|--|--|--|--|--|--|----|----|----|--|--|--|--|--|--|--|
|话 务 员 | | | | | | | | | | | | | |12| |2 | | |
------------------------------------------------------------------------------------------------------
------------------------------------------------------------------------------------------------------
|微波、载波机务员 | | | | | | | | | | | | | |12| |2 | | |
|--------------------|--|--|--|--|--|--|--|--|----|----|----|--|--|--|--|--|--|--|
|线路管道勘察设计人员| | | |60|60| |36|60| | | | | |6 | |1 | | |
|--------------------|--|--|--|--|--|--|--|--|----|----|----|--|--|--|--|--|--|--|
|邮 电 营 业 员 | | | | | | | | | | | | | |12| |2 | | |
|--------------------|--|--|--|--|--|--|--|--|----|----|----|--|--|--|--|--|--|--|
|自行车投递开筒送报员| | | |60|60| |36|60| | | | | |6 | |2 | | |
|--------------------|--|--|--|--|--|--|--|--|----|----|----|--|--|--|--|--|--|--|
|摩托车投递开筒送报员| |36|60|60|60| | |60|破换| | | | |6 | |1 | | |
|--------------------|--|--|--|--|--|--|--|--|----|----|----|--|--|--|--|--|--|--|
|步 班 乡 邮 员 | | | |60|60| |36| | | | | | |6 | |1 | | |
|--------------------|--|--|--|--|--|--|--|--|----|----|----|--|--|--|--|--|--|--|
|业 务 员 | | | | | | | | | | | | | |12| |2 | | |
|--------------------|--|--|--|--|--|--|--|--|----|----|----|--|--|--|--|--|--|--|
|信 函 分 拣 员 | | | | | | | | | | | | | |12| |2 | | |
|--------------------|--|--|--|--|--|--|--|--|----|----|----|--|--|--|--|--|--|--|
|报刊包刷分拣、封发员| | | | | | | | | | | | | |6 | |1 | | |
|--------------------|--|--|--|--|--|--|--|--|----|----|----|--|--|--|--|--|--|--|
|邮 件 接 发 员 | | | |60|60| |36| | | | | | |6 | |1 | | |
|--------------------|--|--|--|--|--|--|--|--|----|----|----|--|--|--|--|--|--|--|
|邮 件 转 运 员 | | | |60|60| |36| | | | | | |6 | |1 | | |
------------------------------------------------------------------------------------------------------
附表二:邮电企业职工个人主要劳动防护用品发放标准表
(第2页)
--------------------------------------------------------------------------------------------
| 防护用品|皮|皮|皮|皮|皮|棉|棉|绒|绒|工|大|套|线|布 |棉|皮|工|工|
|使 名称 |大|夹|裤|套|帽|大|裤|裤|帽|作|褂|袖|手|手 |绒|手|作|作|
| 用 |衣|克|⌒|裤|⌒|衣|⌒|⌒|⌒|服|⌒|⌒|套|套 |手|套|帽|鞋|
| 期 |⌒|⌒|条|⌒|顶|⌒|条|条|顶|⌒|件|副|⌒|⌒ |套|⌒|⌒|⌒|
| 限 |件|件| |条| |件| | | |套| | |副|副 |⌒|副|顶|双|
| ( | | | | | | | | | | | | | | |副| | | |
| 月 | | | | | | | | | | | | | | | | | | |
|发 放 ) | | | | | | | | | | | | | | | | | | |
| 范 围 | | | | | | | | | | | | | | | | | | |
|--------------|--|--|--|--|--|--|--|--|--|--|--|--|--|----|--|--|--|--|
|火车邮件押运员|72| | | |72|48| | |48|24| | | |破换|24| | | |
|--------------|--|--|--|--|--|--|--|--|--|--|--|--|--|----|--|--|--|--|
|汽车邮件押运员|72| | | |72|48| | |48|24| | | |破换|24| | | |
|--------------|--|--|--|--|--|--|--|--|--|--|--|--|--|----|--|--|--|--|
|汽 车 司 机|72| | | |72|48| | |48|36| | |2 | |24| | | |
|--------------|--|--|--|--|--|--|--|--|--|--|--|--|--|----|--|--|--|--|
|铲 车 司 机|72| | |60|72|48| | |48|36| | |2 | | | |48| |
|--------------|--|--|--|--|--|--|--|--|--|--|--|--|--|----|--|--|--|--|
|邮袋分拣缝补员| | | | | | | | | |24| | | |2 | | | | |
|--------------|--|--|--|--|--|--|--|--|--|--|--|--|--|----|--|--|--|--|
|邮袋清洗员 | | | | | | | | | |24| | | |3 | | | | |
--------------------------------------------------------------------------------------------
--------------------------------------------------------------------------------------------
|邮政机务员 | | | | | | | | | |24| | |3 | | | | | |
|--------------|--|--|--|--|--|--|--|--|--|--|--|--|--|----|--|--|--|--|
|瓦 工| | | | | |48| | |48|24| | | |2 |24| | | |
|--------------|--|--|--|--|--|--|--|--|--|--|--|--|--|----|--|--|--|--|
|木 工| | | | | |48| | |48|24| | |3 | | | | | |
|--------------|--|--|--|--|--|--|--|--|--|--|--|--|--|----|--|--|--|--|
|架 子 工| | | | | |48| | |48|18| | |2 |2 |24| |12| |
|--------------|--|--|--|--|--|--|--|--|--|--|--|--|--|----|--|--|--|--|
|水 暖 工| | | | | |48| | |48|18| | |2 |2 |24| | | |
|--------------|--|--|--|--|--|--|--|--|--|--|--|--|--|----|--|--|--|--|
|钢 筋 工| | | | | |48| | |48|18| | |1 |2 |24| | | |
|--------------|--|--|--|--|--|--|--|--|--|--|--|--|--|----|--|--|--|--|
|壮 工| | | | | |48| | |48|24| | | |2 |24| | | |
|--------------|--|--|--|--|--|--|--|--|--|--|--|--|--|----|--|--|--|--|
|电 焊 工| | | | | |48| | |48|24| | |2 | |24| | | |
|--------------|--|--|--|--|--|--|--|--|--|--|--|--|--|----|--|--|--|--|
|起重塔吊工 | | | | | |48| | |48|24| | |1 | | |48| | |
|--------------|--|--|--|--|--|--|--|--|--|--|--|--|--|----|--|--|--|--|
|电 工| | | | | |48| | |48|24| | |2 | |24| | | |
|--------------|--|--|--|--|--|--|--|--|--|--|--|--|--|----|--|--|--|--|
|搬 运 工|72| | | | |48| | |48|18| | | |2 |24| | | |
|--------------|--|--|--|--|--|--|--|--|--|--|--|--|--|----|--|--|--|--|
|采 购 员| | | | | |60| | |60|24| | |3 | |24| | | |
|--------------|--|--|--|--|--|--|--|--|--|--|--|--|--|----|--|--|--|--|
|管 料 员| | | | | |60| | |60|24| | |2 | |24| | | |
|--------------|--|--|--|--|--|--|--|--|--|--|--|--|--|----|--|--|--|--|
|车 工| | | | | | | | | |24| | | | | | | | |
|--------------|--|--|--|--|--|--|--|--|--|--|--|--|--|----|--|--|--|--|
|刨 工| | | | | | | | | |24| | | | | | | | |
|--------------|--|--|--|--|--|--|--|--|--|--|--|--|--|----|--|--|--|--|
|铣 工| | | | | | | | | |24| | | | | | | | |
|--------------|--|--|--|--|--|--|--|--|--|--|--|--|--|----|--|--|--|--|
|钳 工| | | | | | | | | |24| | |2 | | | | | |
|--------------|--|--|--|--|--|--|--|--|--|--|--|--|--|----|--|--|--|--|
|冲 压 工| | | | | | | | | |24| | | | | | | | |
|--------------|--|--|--|--|--|--|--|--|--|--|--|--|--|----|--|--|--|--|
|机床维修工 | | | | | | | | | |24| | |2 | | | | | |
--------------------------------------------------------------------------------------------
附表二:邮电企业职工个人主要防护用品发放标准表
(第2页)
--------------------------------------------------------------------------------------------
| 防护用品|工|工|皮|雨|半|高|睛|防|头|防|防|绝|绝|毛|口|肥|炊|电 |
|使 名称 |作|作|靴|衣|高|腰|雨|护|盔|酸|酸|缘|缘|巾|罩|皂|事|焊 |
| 用 |棉|皮|⌒|⌒|腰|雨|帽|眼|⌒|服|鞋|鞋|棉|⌒|⌒|⌒|服|手 |
| 期 |鞋|鞋|双|套|雨|鞋|⌒|镜|个|⌒|⌒|⌒|鞋|条|个|条|⌒|套 |
| 限 |⌒|⌒| | |鞋|⌒|顶|⌒| |套|双|双|⌒| | | |套|⌒ |
| ( |双|双| | |⌒|双| |只| | | | |双| | | | |双 |
| 月 | | | | |双| | | | | | | | | | | | | |
|发 放 ) | | | | | | | | | | | | | | | | | | |
| 范 围 | | | | | | | | | | | | | | | | | | |
|--------------|--|--|--|--|--|--|--|--|--|--|--|--|--|--|--|--|--|----|
|火车邮件押运员| | | |60|60| | | | | | | | |6 | |1 | | |
|--------------|--|--|--|--|--|--|--|--|--|--|--|--|--|--|--|--|--|----|
|汽车邮件押运员| | | |60|60| |36| | | | | | |6 | |1 | | |
|--------------|--|--|--|--|--|--|--|--|--|--|--|--|--|--|--|--|--|----|
|汽 车 司 机| | | |60|60| | |60| | | | | |6 | |1 | | |
|--------------|--|--|--|--|--|--|--|--|--|--|--|--|--|--|--|--|--|----|
|铲 车 司 机| | | |60|60| |36|60| | | | | |6 | |1 | | |
|--------------|--|--|--|--|--|--|--|--|--|--|--|--|--|--|--|--|--|----|
|邮袋分拣缝补员| | | | | | | | | | | | | |6 |2 |1 | | |
|--------------|--|--|--|--|--|--|--|--|--|--|--|--|--|--|--|--|--|----|
|邮袋清洗员 | | | | |60| | | | | | | | |6 | |1 | | |
|--------------|--|--|--|--|--|--|--|--|--|--|--|--|--|--|--|--|--|----|
|邮政机务员 | | | | | | | |60| | | |24| |6 | |1 | | |
|--------------|--|--|--|--|--|--|--|--|--|--|--|--|--|--|--|--|--|----|
|瓦 工| | | |60|60|48| | | | | | | |6 | |1 | | |
|--------------|--|--|--|--|--|--|--|--|--|--|--|--|--|--|--|--|--|----|
|木 工| | | | | | | | | | | | | |6 | |1 | | |
|--------------|--|--|--|--|--|--|--|--|--|--|--|--|--|--|--|--|--|----|
|架 子 工| | | |60|60| | | | | | | | |6 | |1 | | |
|--------------|--|--|--|--|--|--|--|--|--|--|--|--|--|--|--|--|--|----|
|水 暖 工| | | |60| |48| | | | | | | |6 | |1 | | |
|--------------|--|--|--|--|--|--|--|--|--|--|--|--|--|--|--|--|--|----|
|钢 筋 工| | | |60|60| | | | | | | | |6 | |1 | | |
|--------------|--|--|--|--|--|--|--|--|--|--|--|--|--|--|--|--|--|----|
|壮 工| | | |60|60| | | | | | | | |6 | |1 | | |
|--------------|--|--|--|--|--|--|--|--|--|--|--|--|--|--|--|--|--|----|
|电 焊 工| | | | | | | |60| | | |12|24|6 | |1 | |破换|
|--------------|--|--|--|--|--|--|--|--|--|--|--|--|--|--|--|--|--|----|
|起重塔吊工 | | | |60|60| | |60| | | |12|24|6 | |1 | | |
--------------------------------------------------------------------------------------------
--------------------------------------------------------------------------------------------
|电 工| | | |60|60| |36|60| | | |12|24|6 | |1 | | |
|--------------|--|--|--|--|--|--|--|--|--|--|--|--|--|--|--|--|--|----|
|搬 运 工| | | |60|60| |36|60| | | | | |6 |6 |1 | | |
|--------------|--|--|--|--|--|--|--|--|--|--|--|--|--|--|--|--|--|----|
|采 购 员| | | |60|60| |36| | | | | | |6 |3 |1 | | |
|--------------|--|--|--|--|--|--|--|--|--|--|--|--|--|--|--|--|--|----|
|管 料 员| | | |60|60| | | | | | | | |6 | |1 | | |
|--------------|--|--|--|--|--|--|--|--|--|--|--|--|--|--|--|--|--|----|
|车 工| | | | | | | |60| | | | | |6 | |1 | | |
|--------------|--|--|--|--|--|--|--|--|--|--|--|--|--|--|--|--|--|----|
|刨 工| | | | | | | |60| | | | | |6 | |1 | | |
|--------------|--|--|--|--|--|--|--|--|--|--|--|--|--|--|--|--|--|----|
|铣 工| | | | | | | |60| | | | | |6 | |1 | | |
|--------------|--|--|--|--|--|--|--|--|--|--|--|--|--|--|--|--|--|----|
|钳 工| | | | | | | |60| | | | | |6 | |1 | | |
|--------------|--|--|--|--|--|--|--|--|--|--|--|--|--|--|--|--|--|----|
|冲 压 工| | | | | | | |60| | | | | |6 | |1 | | |
|--------------|--|--|--|--|--|--|--|--|--|--|--|--|--|--|--|--|--|----|
|机床维修工 | | | | | | | |60| | | | | |6 | |1 | | |
--------------------------------------------------------------------------------------------
附表三:邮电企业职工个人主要劳动防护用品发放标准表
(第3页)
----------------------------------------------------------------------------------------------------
| 防护用品 |皮|皮|皮|皮|皮|棉|棉|绒|绒|工|大|套|线|布|棉|皮|工|工|
|使 名称 |大|夹|裤|套|帽|大|裤|裤|帽|作|褂|袖|手|手|绒|手|作|作|
| 用 |衣|克| |裤| |衣| | | |服| | |套|套|手|套|帽|鞋|
| 期 | | |条| |顶| |条|条|顶| |件|副| | |套| | | |
| 限 |件|件| |条| |件| | | |套| | |副|副| |副|顶|双|
| ( | | | | |高| | | | | | | | | |副| | | |
| 月 | | | | |寒|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发 放 | | | | | | | | | | | | | | | | | | |
| 范 围 | | | | | | | | | | | | | | | | | | |
|------------------------|--|--|--|--|--|--|--|--|--|--|--|--|--|--|--|--|--|--|
|金 工| | | | | | | | | |24| | |2 | | | | | |
|------------------------|--|--|--|--|--|--|--|--|--|--|--|--|--|--|--|--|--|--|
|线 切 割 工 | | | | | | | | | |24| | |2 | | | | | |
|------------------------|--|--|--|--|--|--|--|--|--|--|--|--|--|--|--|--|--|--|
|铅 缆 制 造 工 | | | | | | | | | |24| | |3 | | | | | |
|------------------------|--|--|--|--|--|--|--|--|--|--|--|--|--|--|--|--|--|--|
|压 铅 工 | | | | | | | | | |24| | |3 | | | | | |
|------------------------|--|--|--|--|--|--|--|--|--|--|--|--|--|--|--|--|--|--|
|塑料电缆制造工 | | | | | | | | | |24| | |3 | | | | | |
|------------------------|--|--|--|--|--|--|--|--|--|--|--|--|--|--|--|--|--|--|
|塑 料 制 管 工 | | | | | | | | | |24| | |3 | | | | | |
|------------------------|--|--|--|--|--|--|--|--|--|--|--|--|--|--|--|--|--|--|
|包 装 工 | | | | | | | | | |24| | |2 | | | | | |
----------------------------------------------------------------------------------------------------
----------------------------------------------------------------------------------------------------
|锻 工| | | | | | | | | |24| | |2 | | | | | |
|------------------------|--|--|--|--|--|--|--|--|--|--|--|--|--|--|--|--|--|--|
|翻 砂 工 | | | | | | | | | |24| | |2 | | | | | |
|------------------------|--|--|--|--|--|--|--|--|--|--|--|--|--|--|--|--|--|--|
|热 处 理 工 | | | | | | | | | |24| | |2 | | | | | |
|------------------------|--|--|--|--|--|--|--|--|--|--|--|--|--|--|--|--|--|--|
|洗 齿 机 操 作 工 | | | | | | | | | |24| | | | | | | | |
|------------------------|--|--|--|--|--|--|--|--|--|--|--|--|--|--|--|--|--|--|
|检 验 员 | | | | | | | | | |24| | |3 | | | | | |
|------------------------|--|--|--|--|--|--|--|--|--|--|--|--|--|--|--|--|--|--|
|喷 刷 漆 工 | | | | | | | | | |18| | |1 | | | |18|12|
|------------------------|--|--|--|--|--|--|--|--|--|--|--|--|--|--|--|--|--|--|
|汽 车 修 理 工 | | | | | | | | | |18| | |2 | | | | | |
|------------------------|--|--|--|--|--|--|--|--|--|--|--|--|--|--|--|--|--|--|
|勤 杂 工 | | | | | | | | | |24| | |3 | |24| | | |
|------------------------|--|--|--|--|--|--|--|--|--|--|--|--|--|--|--|--|--|--|
|传 达 收 发 员 | | | | | |72| | |60| | | |6 | |36| | | |
|------------------------|--|--|--|--|--|--|--|--|--|--|--|--|--|--|--|--|--|--|
|茶 炉 工 | | | | | |60| | |48|24| | |2 | |24| | | |
----------------------------------------------------------------------------------------------------
----------------------------------------------------------------------------------------------------
|炊 事 员 | | | | | | | | | | | | | | | | |18| |
|------------------------|--|--|--|--|--|--|--|--|--|--|--|--|--|--|--|--|--|--|
|医 务 人 员 | | | | | | | | | | |24| | | | | |24| |
|------------------------|--|--|--|--|--|--|--|--|--|--|--|--|--|--|--|--|--|--|
|保 育 人 员 | | | | | | | | | | |24| | | | | |24| |
|------------------------|--|--|--|--|--|--|--|--|--|--|--|--|--|--|--|--|--|--|
|打 字 复 印 员 | | | | | | | | | | |36| | | | | | | |
|------------------------|--|--|--|--|--|--|--|--|--|--|--|--|--|--|--|--|--|--|
|清 洁 员 | | | | | | | | | |24| | | | | | |24| |
|------------------------|--|--|--|--|--|--|--|--|--|--|--|--|--|--|--|--|--|--|
|驾驶员(大、二、三副) | | | | | |60| | | |36| | | | |12| | |60|
|------------------------|--|--|--|--|--|--|--|--|--|--|--|--|--|--|--|--|--|--|
|轮机员(大、二、三管轮)| | | | | |60| | | |24| | | | |12| | | |
|------------------------|--|--|--|--|--|--|--|--|--|--|--|--|--|--|--|--|--|--|
|水 手| | | | | |48| | | |24| | | | |12| | |48|
----------------------------------------------------------------------------------------------------
附表三:邮电企业职工个人主要劳动防护用品发入标准表
(第3页)
----------------------------------------------------------------------------------------------------
| 防护用品 |工|工|皮|雨|半|高|睛|防|头|防|防|绝|绝|毛|口|肥|炊|水|
|使 名称 |作|作| | |高|腰|雨|护| |酸|酸|缘|缘| | | |事| |
| 用 |棉|皮|靴|衣|腰|雨|帽|眼|盔|服|鞋|鞋|棉|巾|罩|皂|服|壶|
| 期 |鞋|鞋| | |雨|鞋| |镜| | | | |鞋| | | | | |
| 限 | | |双|套|鞋| |顶| |个|套|双|双| |条|个|条|套| |
| ( |双|双| | | | | |只| | | | |双| | | | |只|
| 月 | | | | |双|双|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发 放 | | | | | | | | | | | | | | | | | | |
| 范 围 | | | | | | | | | | | | | | | | | | |
|------------------------|--|--|--|--|--|--|--|--|--|--|--|--|--|--|--|--|--|--|
|金 工| | | | | | | |60| | | | | |6 | |1 | | |
|------------------------|--|--|--|--|--|--|--|--|--|--|--|--|--|--|--|--|--|--|
|线 切 割 工 | | | | | | | |60| | | | | |6 | |1 | | |
|------------------------|--|--|--|--|--|--|--|--|--|--|--|--|--|--|--|--|--|--|
|铅 缆 制 造 工 | | | | | | | | | | | | | |6 |2 |1 | | |
|------------------------|--|--|--|--|--|--|--|--|--|--|--|--|--|--|--|--|--|--|
|压 铅 工 | | | | | | | | | | | | | |6 |2 |1 | | |
|------------------------|--|--|--|--|--|--|--|--|--|--|--|--|--|--|--|--|--|--|
|塑料电缆制造工 | | | | | | | | | | | | | |6 |2 |1 | | |
|------------------------|--|--|--|--|--|--|--|--|--|--|--|--|--|--|--|--|--|--|
|塑 料 制 管 工 | | | | | | | | | | | | | |6 |2 |1 | | |
|------------------------|--|--|--|--|--|--|--|--|--|--|--|--|--|--|--|--|--|--|
|包 装 工 | | | | | | | | | | | | | |6 |3 |1 | | |
|------------------------|--|--|--|--|--|--|--|--|--|--|--|--|--|--|--|--|--|--|
|锻 工| | | | | | | |60| | | | | |6 | |1 | | |
----------------------------------------------------------------------------------------------------
----------------------------------------------------------------------------------------------------
|翻 砂 工 | | | | | | | |60| | | | | |6 | |1 | | |
|------------------------|--|--|--|--|--|--|--|--|--|--|--|--|--|--|--|--|--|--|
|热 处 理 工 | | | | | | | |60| | | | | |6 | |1 | | |
|------------------------|--|--|--|--|--|--|--|--|--|--|--|--|--|--|--|--|--|--|
|洗 齿 机 操 作 工 | | | | | | | |60| | | | | |6 | |1 | | |
|------------------------|--|--|--|--|--|--|--|--|--|--|--|--|--|--|--|--|--|--|
|检 验 员 | | | | | | | | | | | | | |6 | |1 | | |
|------------------------|--|--|--|--|--|--|--|--|--|--|--|--|--|--|--|--|--|--|
|喷 刷 漆 工 | | | | | | | |60| | | | | |6 |2 |1 | | |
|------------------------|--|--|--|--|--|--|--|--|--|--|--|--|--|--|--|--|--|--|
|汽 车 修 理 工 | | | |60|60| |36|60| | | | | |6 |6 |1 | | |
|------------------------|--|--|--|--|--|--|--|--|--|--|--|--|--|--|--|--|--|--|
|勤 杂 工 | | | |60|60| |36| | | | | | |6 |3 |1 | | |
|------------------------|--|--|--|--|--|--|--|--|--|--|--|--|--|--|--|--|--|--|
|传 达 收 发 员 | | | |72|72| | | | | | | | |12| |2 | | |
|------------------------|--|--|--|--|--|--|--|--|--|--|--|--|--|--|--|--|--|--|
|茶 炉 工 | | | |60|60| | | | | | | | |6 |3 |1 | | |
|------------------------|--|--|--|--|--|--|--|--|--|--|--|--|--|--|--|--|--|--|
|炊 事 员 | | | | |60| | | | | | | | |6 |3 |1 |18| |
----------------------------------------------------------------------------------------------------
----------------------------------------------------------------------------------------------------
|医 务 人 员 | | | | | | | | | | | | | |6 |3 |1 | | |
|------------------------|--|--|--|--|--|--|--|--|--|--|--|--|--|--|--|--|--|--|
|保 育 人 员 | | | | | | | | | | | | | |6 |3 |1 | | |
|------------------------|--|--|--|--|--|--|--|--|--|--|--|--|--|--|--|--|--|--|
|打 字 复 印 员 | | | | | | | | | | | | | |12| |1 | | |
|------------------------|--|--|--|--|--|--|--|--|--|--|--|--|--|--|--|--|--|--|
|清 洁 员 | | | | | | | | | | | | | |6 |3 |1 | | |
|------------------------|--|--|--|--|--|--|--|--|--|--|--|--|--|--|--|--|--|--|
|驾驶员(大、二、三副) | | | |60|60| | | | | | | | |12|2 |1 | | |
|------------------------|--|--|--|--|--|--|--|--|--|--|--|--|--|--|--|--|--|--|
|轮机员(大、二、三管轮)| | | |60|60| | |60| | | | | |6 |2 |1 | | |
|------------------------|--|--|--|--|--|--|--|--|--|--|--|--|--|--|--|--|--| |
|水 手| | | |60|60| | |60| | | | | |6 |2 |1 | | |
----------------------------------------------------------------------------------------------------


摘要:对于价值不大或价值微小的无主动产也采取国家先占主义,不仅没有必要,而且实践中也难以推行。只允许个人可以先占取得无主动产的所有权,有利于发挥动产的经济效用。

关键词:无主物 先占 所有权取得 占有效力 取得实效

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以下简称《物权法》)已经出台并施行多年,总体来讲效果是显著的。《物权法》区分了物权与债券,明确了物的归属,发挥了物的效用,达到了保护公民物权的目的。
《物权法》也确立了“物权法定”原则,并规定了所有权、用益物权和担保物权。而且对于所有权的取得方式详细又规定了三种特殊情形:善意取得、遗失物拾得和发现埋藏物。第一种物的所有权由善意第三人取得;而后两种物经公告后一定期限内无人认领的,便认定为无主物,其所有权由国家取得。
但是在理论上,如果任何种类的无主物均由国家取得所有权,不仅不能有效地利用社会财富,还会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更会打击公民寻找失主的积极性与自主精神。
相比于其他已经构建成完整的“无主物先占”制度的立法体系的国家,我国还有很多物的权属是不确定的,而这必然会导致社会秩序的混乱和不稳定。
所以有必要在我国也建立起无主物先占制度以确保私权利主体的权利,使得民事主体基于占有无主物的公示效力而获得物的所有权并对抗他人。
一、 先占制度溯源
先占,字面意思为最先占有,法律上的概念即“无主物先占”,意为因最先占有无主物而取得物的所有权。
对于先占制度的起源,通说认为这种制度肇始于罗马法。正如英国法制史学家梅因所说:罗马人的“先占原则”,以及法学家们把这些原则发展成的规则是所有近代国际法有关“战利品”和在新发现国家中取得主权等问题的起源。
盖尤斯说: “不属于任何人之物, 根据自然理性( ratio naturalis) 归先占者所有。”盖尤斯在他的《 法学阶梯》中这样论述: “不仅那些通过让渡归我们所有的物品因自然原因而为我们所取得····通过先占···先前不归任何人所有,比如所有在陆地、海洋、或天空中被抓获的动物。”
内瓦尔则认为:“物之所有权始于对物的自然占有。可被自然占有之物为在地上、海上或天空获取之物。因为这些物立即为首先占有他们的人所有。同样,在战争中获取之物、海上产生的岛屿以及在海滨发现的石头、宝石及珍珠,为首先占有他们的人所有。”④
在中国,先占制度也是早已有之。有历史记载的,早在先秦时期,政府就在法律允许范围内承认秦民对木材、猎物等先占取得所有权。秦简的《田律》中就明确规定了,在官府许可下,因开垦荒原、砍伐林木或者渔猎而取得物的所有权⑤。
在魏晋南北朝宋孝武帝时,政府承认了“封略山湖,强占官田”,即承认了官僚地主有权封山占地,认可了先占制度。此后的唐宋元明清代,先占制度一直为各王朝的立法所采纳。直至1929年国民政府制定的《中华民国民法》第802条规定:“以所有的意思,占有无主之动产者,取得其所有权。”也正式规定了先占制度。
在我国,尽管对先占的具体细节规定有所出入,历代法律都承认先占取得,而且在明清以前,先占不仅是动产所有权的取得方式,也是不动产所有权的取得方式⑥。
据笔者愚见,这应该是因为这些时期的经济形式为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只能依靠开荒种地、打渔捕猎、采摘野果等为生。如果统治者们不能在法律上承认劳动人民取得所有权,百姓的生计则会面临不确定的状态,人民生活的不到保障,社会必定动荡不堪,后果也必定不堪设想。
然而,随着立法者、学者对公民私人财产神圣不可侵犯、保护公民合法财产的逐步认识,还有抱着对大额不动产的审慎态度,所以民国时期,便只规定了对无主动产的先占取得所有权制度,对无主不动产却未规定先占制度。
当今世界很多国家和地区已经建立起先占制度。《日本民法典》239条第1项规定,以所有的意思,占有无主动产者,因占有取得所有权。《德国民法典》第958条规定,(1)自主占有无主动产的人取得此物的所有权。(2)先占为法律禁止或因实施占有而损害他人的先占权者,不取得所有权。《瑞士民法典》第718条规定,以成为某动产的所有人为目的,先占有动产的人,取得所有权。

二、先占制度的意义和作用
综合以上第一章内容可见,先占制度起源已久。但是千百年后的今天,我国现行的《物权法》却并未对先占制度予以明确规定。而该项制度的存废却引起了法学界的大量讨论。
立法者的理由可能有三:一、中国是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国家,无主物若归国家所有,则既公平合理,又能避免争议。二、先占制度为早期的农牧渔猎社会的所有权取得方式,至今已经失去其重要性。三、因先占而取得所有权有违我国路不拾遗、拾金不昧的优良传统⑦。
同时也有学者诸如梁慧星、陈华彬、李建华等人却认为“我国《物权法》未规定先占制度,属于立法上的一项重要缺漏,应属无疑”。1949年《中华民国民法》被废除之后,明文的先占制度在我国立法体系上一直未建立起来。
他们给的理由是:如果凡是无主物都得交由国家的话,繁琐的程序、巨额的保管费势必会加重我们的负担,不仅浪费我们的人力、物力、财力,还会使得不能“物尽其用”而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经济发展。所以,从现实角度出发确定先占制度实属必要。
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而且因先占而取得所有权又是在现实生活中司空见惯、很普遍的现象,所以这才一直为我国法律所承认,在司法实践中也对因先占取得所有权予以保护。如除了法律明确保护的野生动植物和不动产等外,我国允许个人砍伐林木,打猎捕鱼,采摘野果、中药材并取得物的所有权。处理垃圾者也可以取得对垃圾的所有权。“可见,我国的先占制度是作为习惯规则存在与社会中的”⑧。
在物质资料日益充裕的今天,大量的无主物更是充斥着我们的周围,如垃圾堆里的抛弃废物、渔猎获得的鱼鳖禽兽和,如果不对它们的归属予以明确,则会对我们的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请看案例:
赖某将邻居王某抛弃在垃圾房里的儿童车捡回家经过精心修理而焕然一新。王某见到便心生悔意,要求赖某返还。则赖某能否取得此儿童车的所有权?⑨
这在日常生活和司法实践中都是很常见的,虽然实践中赖某能够取得儿童车的所有权,但是其依据是什么呢?如果是因添附取得,那如果赖某没有对儿童车加以维修呢,赖某又能否取得所有权?如果是因先占取得,法律上有没有明文规定。如果是因为其他原因取得,那又是什么呢?无奈,在现行的立法中我们很难找到相关理论或是法条以解决上述问题。
但是,如果有了先占制度加以规范的话,以上难题便迎刃而解。所以笔者以为在以后的法律修订中,对先占制度予以规定很有必要!
先占是人类发展之初最好也最广泛适用的所有权取得方式。梅因也有言:“财产权利不可侵犯性在实际上长期得到了认可时,以及绝大多数享有物件已属于私人所有时,单纯的占有可以准许第一个占有人就以前没有被主张所有权的物品取得完全所有权。”但是法律上如果不明确的话,还是会处于一种不确定的状态,所以物权的归属亟需法律予以明确。

三、探讨我国先占制度的建立
对于先占的要件在各家各说中已有通说,即先占人以所有的意思占有、占有的需为无主物、该无主物需为动产,在此不再赘述。根据通说现行各国对于先占的立法例主要有以下三种:
先占自由主义。即不论动产或是不动产,均一律允许自由先占取得所有权,为罗马法所采用。采用此种立法主义的国家一般其生产资料所有制为私有制。但是在高度文明的今天,这种立法模式已难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所以被大多数国家所弃。
先占权利主义。即对于无主不动产只有国家享有先占权,而对于动产需要法律的许可方能取得所有权。此种体例为日耳曼法所采用。
二元主义。为大多数国家所采用。即无主物被分为动产与不动产,动产适用先占自由主义,而不动产则适用国家先占主义,仅国家可以取得所有权。
大多数学者均建议我国采取二元制立法体例。梁慧星、陈华彬著《物权法》中有言:“因为,对于价值不大或价值微小的无主动产也采取国家先占主义,不仅没有必要,而且实践中也难以推行。只允许个人可以先占取得无主动产的所有权,有利于发挥动产的经济效用”
其实在这里也还是有问题的,如无主物的价值大小是否需要确定?物的的权属如何确定?还有,是否要加上取得时效制度?
对于第一个问题,笔者认为无需确定,即不论该无主物的价值的大小,先占者均可取得其所有权。所有的无主动产,只要先占人经过一系列的程序确定其无主,都可以先占取得所有权。如果细加区分则会令程序更加繁琐,不利于物实现其经济效益,而且物的价值的大小不影响先占人取得其所有权。
对于第二个问题,我们可以将无主动产分为两种:一为从未有过所有人,如山中的野生动植物、江河湖海中的鱼鳖虾蟹等;一为以前有过所有人后又被抛弃的,如垃圾等抛弃物⑩。
从未有过所有人的野生动植物,我国虽未明确规定先占者可以取得所有权,但在司法实践中却是予以认可的,除非是其他人享有独占权的或是法律明确规定予以保护的如大熊猫、丹顶鹤等珍稀动植物。因为很多渔民、猎人、采药者以这些野生动植物为谋生的手段,不论这些野生动植物的本身价值效用如何。如果不认可他们因先占而取得所有权的话,将会有数不尽的人挨饿,而且这样也不利于生物的繁衍与生态的平衡。在这点上是很少有争议的。
接下来就是别人的抛弃物如何认定其权属的问题了。因为无主物的先占,首先就要认定无主物。对于无主物的确定方式,笔者认为可以选择公示催告程序。先占人向法院申请公示催告,一段时间后若无权利人申报权利的即告为无主物。公示催告程序,是指人民法院根据当时人申请,以告示的方法,告知并催促不明确的利害关系人在一定期限内申报权利,到期无人申报的,根据申请人的申请依法作出除权判决的程序。
但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限定了适用公示催告程序的范围:可以背书转让的票据和法律规定的其他可以申请公示催告的事项。现实中的公示催告程序也通常只适用于可以背书转让的票据的遗失,法院根据当时人申请启动程序并作出除权判决宣告票据无效。
这里,笔者认为是可以商榷的。对于所有权不明的物,首先可以推定它的所有权是有归属的,但是这种所有权需要权利人申报,再经过法律程序才能予以确认。如果没有权利人申报法院也可以作出“除权判决”——确认先前推定的所有权无效,由先占人取得所有权。先占人肯定是对所有权不明的动产有着管领的能力,由其向法院申请公示催告,不仅有助于寻找失主,而且在未有失主申报权利的情况下可取得该物的所有权又有利于激发先占人向法院申报的积极性。
虽然法院的公示催告程序也很繁琐,要经过很长的期间才能确定,但是不论怎样,程序是公正、公开的最好保证!经过深思熟虑,权衡程序的繁琐与先占制度所带来的积极意义和作用的利弊,还是选择后者对实现物的合理利用较为有利。
对于第三个问题,笔者认为是不必要的。取得实效是指先占人占有无主动产的状态持续一定时间后取得对该无主物的所有权的一种制度。对于前面已经说过的野生动植物如果还要加上取得实效制度,则会造成不必要的繁冗陈杂,徒费时间。但是,我们又知道,对于所有权归属不明确的物,首先推定其为有主物,此时应该由先占人向法院申请公示催告以确定所有权。所以,不论是何种无主动产,均无必要适用取得时效制度。

结语:先占制度在我国的确立有益于我国的经济社会秩序,笔者强烈呼吁尽快建立起无主物先占制度,因为在我国,这种制度的建立有可能而且有必要。只要先占人向人民法院申请公示催告程序,即可确定所有权不明的动产的所有权归属;只要确定了该动产的所有权归属就可以确定先占人是否能取得该动产的所有权。